ISO16232 清洁度是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制定的一项对于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清洁度的国际标准,旨在评估和控制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的颗粒污染物水平,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 一、标准内容
ISO16232 清洁度标准由多个部分组成,涵盖了从污染物提取到结果表示的全过程:
1、术语和定义:明确了清洁度相关的专业术语。
2、污染物提取方法:包括搅拌萃取、压力冲洗、超声波技术等。
3、分析方法:如重量分析法、显微分析法、自动消光颗粒计数器等。
4、结果表示:通过清洁度代码(颁颁颁)来简化颗粒污染数据的报告。
二、清洁度等级
ISO 16232 使用清洁度代码(CCC)来表示零部件的清洁度等级。代码由参考面(如面积或体积)、颗粒尺寸范围和允许的颗粒数量组成。例如:
颁颁颁=础(顿-贰14/贵-滨12/闯-碍0):
A 表示以 1000 cm? 浸湿表面积为参考面。
D-E、F-I、J-K 表示颗粒尺寸范围(如 25-100 μm、100-600 μm、600 μm 以上)。
数字14、12、0 表示对应尺寸范围内的允许颗粒数量。
叁、重要性
清洁度是汽车零部件质量的关键指标,尤其在动力总成、燃油系统和刹车液压回路等关键部位。颗粒污染物可能导致系统故障,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因此,ISO 16232 标准在汽车制造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,可以参考 ISO 16232 的具体条款或相关解读。